苏子之异说——读《东坡志林》随感之二

来源: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团|发布时间:2023-11-15 22:53:27|浏览次数:


苏子之异说

——读《东坡志林》随感之二

楚红辉

     我们读苏轼的诗文,都觉得他是一个洒脱之人。对生活通透的感悟,使得他应对各种人——无论是朋友还是政敌、应对各种际遇——无论是升迁还是贬谪,都显得从容潇洒,宠辱不惊。读《东坡志林》,我们又能从这部随性所记的笔记中,窥测到他另一可爱的侧面,那就是不从流俗。有一天,东坡退朝回来,吃完饭,抚摸着肚子慢慢走着,问在座的几位朋友说,你们说我这肚子里装着的是什么呢。有人说是知识,有人说是才华,东坡摇摇头。直到他的侍妾朝云一说,东坡便哈哈大笑起来。朝云说:“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。”“不入时宜”正呈现出了苏子卓然不群的品性。




01其一曰《辨荀卿言青出于蓝》


  荀卿云:“青出于蓝而青于蓝,冰生于水而寒于水。”世之言弟子胜师者,辄以此为口实,此无异梦中语!青即蓝也,冰即水也。酿米为酒,杀羊豕以为膳羞,曰“酒甘于米,膳羞美于羊”,虽儿童必笑之,而荀卿以是为辨,信其醉梦颠倒之言!以至论人之性,皆此类也。

     荀子,时人尊称荀卿,先秦儒学大家,齐国“稷下学宫”祭酒(学宫之长)。他反对孟子性善论,主張性恶论,乃作《劝学》一篇,劝勉世人通过研学、修身驱恶向善。《劝学》成为后代文人必诵之文,圭臬之篇。尤其是该文开篇“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”句,后世凝结出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这一成语,成为现代汉语常用词汇,是鲜活而饱含哲理的好语句。就是这样的好句子,偏偏有人要唱它的反调。苏子是咋想的呢?为博获眼球,成为流量明星?没必要,苏子之名气早盖过众多名星,荀子早已不在话下了;为人执拗,偏要标新立异?犯不着,苏子毕竟是随性之人,与千年前一老朽较个真是多没意思的事啊。那我们只能当它乃恢谐之言、调侃之语了。荀子之“青”“蓝”,名实物义,苏子之“青”“蓝”,言色泽也;荀子以物而喻人性须加磨砺,苏子说“膳羞美于羊”,实乃庄子濠粱辩言之再版也。然而,苏子竟至胡搅蛮缠邪?非也!靛青非青,酿米成酒,人之常识也,苏子焉有不知?然行之于事,往往异之。“以至论人之性,皆此类也。”这一句话,才是苏子“辨荀卿言”的真实意图。混淆概念,模糊真相,甚至指鹿为马,黑白颠倒,是世人无意或有意犯下的过失,而人又常常自以为是,以他为非,终致真相泯灭,伪相浮世。这种作法,于古不罕见,于今有现成,乃真真害人之术啊!

     苏子笑了。我说的,你懂了。



02其二曰《戏书颜回事》



    颜回箪食瓢饮,其为造物者费亦省矣,然且不免于夭折。使回更吃得两箪食半瓢饮,当更不活得二十九岁。然造物者辄支盗跖两日禄料,足为回七十年粮矣,但恐回不要耳。

      颜回,孔圣人最得意的弟子,备受老师赏识,乃儒家“五圣”之“复圣”,孔门七十二贤人之首,历来为文人学子所追捧。就是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“三好学生”,到了苏轼这儿就成了调侃的对象了。颜回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”,历来为人称道,乃安守清贫之楷模。苏子却同途异说,以为颜子的箪食瓢饮,确实是为大自然的慷慨赠予做了节省的示范,然而这么俭省的人却没能得到上天眷顾,终致夭折。苏子又替颜回设想了两个方面:一是颜回每天多吃一竹筐饭、多饮半瓢水,会活得长久些吗?答案是不会。二是因为家贫而接受“盗跖”赠送的钱财,使生活得以改善,颜回会接受吗?答案是“不要”。

     读到这里,“戏书”的味道已经清楚不过了。戏说不可当真。假如当真的话,那苏子真正想说的又是什么呢?是赞颂颜回操守贞洁,令人景仰,抑或是慨叹上天不公,致使英才早逝,又或是调笑颜回违悖天命,不懂养生,我们就不明白了。


03其三曰《颜蠋巧于安贫》



  颜蠋(蠋,应为“斶”chù,苏子误笔)与齐王游,食必太牢,出必乘车,妻子衣服丽都。蠋辞去,曰:“玉生于山,制则破焉,非不宝贵也,然而太璞不完。士生于鄙野,推选则禄焉,非不尊遂也,然而形神不全。蠋愿得归,晚食以当肉,安步以当车,无罪以当贵,清静贞正以自娱。”嗟乎,战国之士未有如鲁连、颜蠋之贤者也,然而未闻道也。晚食以当肉,安步以当车,是犹有意于肉于车也。晚食自美,安步自适,取其美与适足矣,何以当肉与车为哉!虽然,蠋可谓巧于居贫者也。未饥而食,虽八珍犹草木也;使草木如八珍,惟晚食为然。蠋固巧矣,然非我之久于贫,不能知蠋之巧也。


      苏子有时也是挑剔之人。于饮食,他挑剔,乃有东坡肉东坡肘子之美馔;于人物,他亦挑剔,复圣颜回大儒荀卿均入他之笔端,吹毛求疵一番。这不,战国贤士颜斶也不免被苏子拿来“苛责”,顺便提升提升这位前辈的道行。

     其实,颜斶做得够不错的了。他舍弃富贵,宁归清贫,“晚食以当肉,安步以当车,无罪以当贵,清静贞正以自娱”。这已经够有境界的了。然而,苏子以为他仍“未闻道也”。有境界固然不错,高境界方是吾辈追求的目标。你说苏子是不是有些求全责备?那苏子的“高境界”会是什么呢?苏子以为颜斶固然安贫乐道,但心存杂念,“犹有意于肉于车也”。晚食自美,安步自适,取其美与适足。“自美”“自适”才能真正达到超然的境界。心中有佛,目之所遇皆为佛;心中存欲,待人处世皆从欲,便难以算是闻道之人的。颜斶固守清贫,仍不免心存“肉”“车”,便可见修行之难了。这也是苏子异于颜斶之说的缘故吧。

     修正完颜斶,苏子还不忘晒晒贫,“非我之久于贫,不能知斶之巧也”。一方面说自己久居贫困——此言信矣,是能理解颜斶之处境的;另一方面还不忘顺便表扬一下颜斶之“巧”,苏子之为人真有可学的啊!


04其四曰《刘伯伦》



  刘伯伦常以锸自随,曰:“死即埋我。”苏子曰,伯伦非达者也,棺椁衣衾,不害为达。苟为不然,死则已矣,何必更埋!


      魏晋时期的刘伶是个有趣的哥们儿。他身长不满六尺,容貌丑陋,但颇有才气,尤喜饮酒,结交嵇康、阮籍等,常会于山阳竹林之下,饮酒赋诗,弹琴作歌,乃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。这哥们儿嗜酒成性,更作《酒德颂》一篇,“天生刘伶,以酒为名”,抒发蔑视世俗礼教的孤傲情怀。嗜酒且能作酒赋,是真名士自风流。“鹿车荷锸”说的就是这哥们儿。他坐在鹿车上,任意游荡,边走边饮,“死即埋我”。此是何等潇洒之举动呀!即便后世士子们想效仿也是效仿不来的。那份洒脱,那份超然,是模仿不出来的。然而,洒脱的刘伯伦遇上更洒脱的苏东坡便要倒霉了。苏子有话说。“伯伦非达者也……死则死矣,何必更埋!”爱就爱他个轰轰烈烈,活就活他个明明白白,死就死他个干干净净。“质本洁来还洁去,不教污淖陷渠沟。”风流自在,何须净土!苏子的旷达超然乃至于此!



     读苏子之文,遥想其人。“不入时宜”,哪是“不入时宜”?分明是他卓立时代之上,超越世俗之思,发出空谷之响。他留给我们的只有那对他孤寂背影的仰望。我恨不能穿过时光遂道,回到大宋,来到苏子身边,哪怕只做他身旁的一只小狗。

2023年10月2日



供稿:第六支部

美编:宾红霓

审核:党政办


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024号

COPYRIGHT © 2002-2022,WWW.xTYz.CN,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© 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团
学校地址:湖南省湘潭市建设北路117号 邮政编码:411100 联系电话:学校办公室;传真电话: 湘ICP备2021020181号-1 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024号
sitemap fe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