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林特小组体验 | 教职工心理健康管理送课进校园

来源: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团|发布时间:2022-05-23 11:22:52|浏览次数:

教育工作是陪伴人、教育人的工作,教师本身的情绪心理状态容易影响学生和同事的心理状态。关注教师心理健康,能有效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,助力教育教学发展,呵护特殊孩子健康成长。根据市教育工会2021-2022年市直教育系统教职工心理健康管理送课进校园活动安排,5月20日下午,湘潭市教育局法规科科长刘君来我校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活动。


01.jpg


本次活动刘君老师以巴林特小组的形式组织展开,巴林特小组的职责是向教师们提供人文关怀,是对教师进行心理层面的疏导。在小组里,大家能感受到安全和包容,大家能畅所欲言,能代入不同角色、交换角度体会不同角色的感受,从而使大家重新思考、重新审视师生关系,以新的感悟重新出发。


什么是“巴林特小组”

巴林特小组由著名匈牙利精神分析师MichaelBalint于20世纪50年代创建的一种用于训练临床医务人员处理医患关系的方法。小组由数名成员组成,共同探讨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,针对典型案例,通过角色转换、遐想、共情等方式分析事件当事人情绪背后的心理过程。

巴特林小组用于训练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,帮助他们理解职业关系中的困难,从业人员从中获得宽恕,减少职业耗竭感,避免职业倦怠。 如今巴林特小组已超越原先作为医生团队的简单形式,逐步拓展到服务更广泛的职业人群,如警察、心理服务人员、社会工作者、教师等等。 


教师的自我照顾与成长

活动伊始,刘君老师向成员老师们简单的介绍了巴林特小组的意义、流程和注意事项,并回答大家的疑惑。


02.jpg


在刘君老师的带领下,大家从一开始的小心试探,到后来的畅所欲言;从一开始的被动鼓励,到后来的跃跃欲试;从一开始的懵懂疑惑,到后来的清晰感悟;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变化,慢慢地学习体会自己的感受,学会换位思考,学会理解学生和家长的感受,也慢慢学会照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。


03.jpg


通过活动的进行,老师们在小组里建立了密切的关系,在小组里得到了包容,在小组里得到了信任,在小组里共同成长。活动最后,通过代入不同角色、交换角度体会不同角色的感受,重新审视自己对待工作和师生关系的态度,大家纷纷表示,将带着本期巴林特小组获得的感受回归生活,重新起航,继续做好自己、做好工作。


本次巴林特小组活动,使老师们感受到教师团队的力量和关爱,对学校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具有促进作用。



图文:宋迪

审稿:党政办


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024号

COPYRIGHT © 2002-2022,WWW.xTYz.CN,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© 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团
学校地址:湖南省湘潭市建设北路117号 邮政编码:411100 联系电话:学校办公室;传真电话: 湘ICP备2021020181号-1 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024号
sitemap fe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