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
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“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,有大师之谓也”。大学如此,其他学校亦然,优秀的教师乃是办好学校的基础。潭中自创立以来,一直秉承慎选良师的优良传统,涌现了无数的优秀教师,他们或默默耕耘,甘于奉献;或循循善诱,名扬三湘。他们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书写了绚丽的教育华章。为彰显潭中教师的风采,学校督导室、教研室联合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团微信公众号推出“潭中好课堂”栏目,不定期地介绍学校的优秀教师,敬请老师们关注。
在湘潭市一中,有这样一位语文老师,她精研教学艺术,细琢授课方法,倾情教育教学,尽责课内课外,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,全力投入到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实践当中,默默奉献,辛勤耕耘,她就是田鑫老师。
田鑫老师从教近二十年来,一直担任语文老师及班主任,作为一名党员教师,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,任劳任怨,不计名利得失,并且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育教学风格,教学成绩优秀。2012年荣获湘潭市“优秀教师”称号;2012年、2013年、2016年、2018年度考核获市政府“嘉奖”;十多篇论文获省市级奖励;几乎期期被评为校“优秀班主任”,所带2012(12)班被评为市级“先进基层团支部”;多次被评为校“芙蓉百岗明星”;在“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”及“全国中学生语文素养大赛”等比赛中指导多批学生获奖,个人多次被评为“优秀辅导老师”。
一堂好的课堂应该体现一种人文关怀,能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,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,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,培养创新精神。在田老师的课堂上,学生并非正襟危坐,鸦雀无声,而是精神放松、积极互动,课堂里充满和谐和欢乐。她说:“我们当班主任又当语文老师的,最忌讳的就是一进课堂就带着一张‘说明文’的脸,然后开始讲班级杂事,最后发现语文课的气氛被破坏得干干净净了,所以我规定自己无论有多少事要交代尽量不占用上语文课的时间,并且进课堂前务必调整好心态,带着‘抒情散文’的脸进教室,让学生也受到感染,课堂氛围自然就愉悦多了”。为了打造富有活力的课堂,田老师面向全体同学教学,采用多种教法,让所有的孩子在交流、在欢笑、在思考、甚至在创造。“课前五分钟”是直到高三都没有停下来的语文活动,在这短短的五分钟里学生可以演讲,可以介绍成语、文化常识,可以推荐美文、格言、诗歌等等,通过每天的积累,锻炼了学生,又收获了知识。在学习《中国小说欣赏》这本书时,田老师让学生自由组合,选择自己欣赏的小说,分组读并分批上台讲解读书心得,甚至表演小说中的经典片段,在田老师的指导下,每一组上台展示的同学都表现得十分精彩,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,更拓展了视野,培养了能力。
到高三大部学生觉得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,其它学科大量的习题,给可怜的语文学习带来了没时间做、看、听的局面。语文教学在夹缝中求生存。为此,田老师尽量在课堂上要质量、要效率,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,关注每一位学生,鼓励同学谈做题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法,采用讨论式、提问式、诵读式、竞赛式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使学生沉重的压力得以释放,田老师充满激情的语言也让学生充满了学习的热情。
田老师曾跟学生说她的目标是希望自己和自己所教的学生能成为“五一居士”,即做到“五个一”:一口流利的普通话,一张铁嘴,一肚子名篇佳作,一笔好字,一手好文章和一颗永远年轻的心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,她与时俱进,扎实钻研业务,全面提升素养,并不断向同事学习,认真吸取有益的教学经验。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,她非常重视知识的积累和信息的收集,有关高考和语文学习的杂志她订了十几份,在她所教班级的后面书柜上摆满了各种书籍,有小说、散文、作文素材、时评等等。很多书都是她和学生捐出来的,为的就是让全班同学形成爱看书、记素材的好习惯。语文学习绝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,老师应有“大语文”的意识,“两耳不闻窗外事”的时代早已过去,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广泛阅读,充实自己。如此一来,她的学生不仅语文成绩名列前茅,在省市级、国家级比赛中也获奖无数。田老师也多次被评为“优秀辅导老师”,先后有十多篇教学论文获省市级奖励,她所带班级班风正,学风浓,多次被评为校“优秀班级”,她个人被评为校“优秀班主任”。
在家长心目中,田老师是认真负责的班主任,在学生和同事心目中,她是和蔼可亲的“甜心老师”。课堂上她神采飞扬,激情洋溢;课堂外,她狠抓知识的落实,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。在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上经常会出现她写的批语,她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确不足,努力进步。在生活中,她尽可能地关心学生,做学生的良师益友,以智慧启迪智慧,用心灵浇灌心灵。
教学之路漫漫,教育之心拳拳,田老师一路真诚地走来,留下了许多坚实的足迹,愿她永远那样地优雅、从容、自信,教育的道路越走越宽!
来源:湘潭市一中督导室 教研室
作者:督导室
审核:吴展宏
美编:邱辉 黎立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