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佳师德标兵”谢燕君事迹

来源:SuperM|发布时间:2016-07-30 09:59:35|浏览次数:

晓镜不愁云鬓改,夜吟仍觉年华美 
——记湘潭市一中“十佳师德标兵”谢燕君

谢燕君老师198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,是市一中的优秀历史教师,在三尺讲台上已辛勤耕耘三十多年。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,她抱业守志,心怀一颗“一生做好中学教师”的赤子之心。她心系学生、严谨治教、潜心教研,取得突出的教学教研成果,赢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赞誉,被学校授予“十佳师德标兵”称号。

一、用敬业奉献的态度诠释教师本色

教师本色便是爱,爱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动力,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精神的高峰,它能有效地共建和谐的精神社会,共创垂之永恒、生生不息的文化。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的高度,谢老师总能尊重、信任、爱护学生,这种尊重显示在上课时学生们起立后老师回敬“请坐”的言语上;这种信任渗透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鼓励的眼神里;这种爱护体现在当学生在冬天被雨雪浸湿棉鞋时,她把棉鞋拿到办公室烤干的细节中。这种精神的高峰影响着学生一生的成长。一位05届的数学和英语成绩不理想的文科学生这样对谢老师说:“是您的尊重和鼓励使我克服自卑,一路前行,完成本、硕、博学业,成为一名政府公职人员。”

二、用艺术创造的情怀编导历史课堂

课堂是教师教育活动的重要支点,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。 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。对教师而言,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涯的基本构成部分,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其职业的感受、态度、专业水平的发展 。基于这种对课堂地位的理解,谢老师一直以来坚持用艺术创造的情怀编导历史课堂。她先后创设学生主体教学、历史情境教学等模式,最大限度地优化了历史课堂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的历史情境教学模式,她独具匠心,在课堂情境的创设上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,诱发主动性;以历史细节为依托,以指导观察为基础,强化感受性;以激发情感为动因,渗透教育性;以训练分析、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手段,以学生活动为途径,贯穿实践性;以现实热点为突破口,以拓展思维为核心,着眼创造性。使课堂变成富有美感、浸润教育内涵、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生活空间。正是这种生活空间使学生得到丰富形象的感染,真切情感的体验,潜在智慧的启迪。也正是谢老师的这种情怀,使她多年来成为省级教学竞赛课、省级教学观摩课、省级督导评估公开课、对外开放日公开课等的主要承担者,并且在这类活动中获得多项荣誉或高度评价。

三、用求实创新的意识探索历史教研

教学研究是教师教育活动提升的阶梯,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。在繁忙的教学实践的同时,谢老师也积极兼顾教学研究。在担任教研组长期间,她带领教研组老师搞课题、写文章、上教研课。有多位老师的教研文章和教研竞赛课获省级一等奖。所带教研组被评为当年的优秀教研组。同时自己也颇多斩获,先后负责和主持省级重点资助课题“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整合研究”和“历史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研究”。并撰写了《例说高中历史教学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》的教研论文获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一等奖;《谈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教育实施的方略》《情境创设与历史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》等论文获湖南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。

四、用甘为人梯的精神指导青年教师成长

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,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是学校每一位资深教师的应尽职责。谢老师同样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这一职责,用甘为人梯的精神积极指导青年教师成长。先后有王小可、于华老师拜她为师,并迅速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。还有的老师虽未直接拜在她门下为徒,但曾跟踪听课近半个学期之久。同时还多次被聘请为湘乡名民中学、湘潭市益智中学的青年教师指导课堂教学。


谢老师已是年过半百的资深教师,但她从不自我轻视,仍然保持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,工作中她力求尽善尽美,生活中的她也散发着一股从容优雅的美好气质。正如她所改写的李商隐的诗句“晓镜不愁云鬓改,夜吟仍觉年华美”。在美丽的潭中校园里,谢老师将一如既往地用爱诠释美好华年。


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024号

COPYRIGHT © 2002-2022,WWW.xTYz.CN,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© 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团
学校地址:湖南省湘潭市建设北路117号 邮政编码:411100 联系电话:学校办公室;传真电话: 湘ICP备2021020181号-1 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024号
sitemap fe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