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俗质朴之身,人间清醒之心----浅析刘姥姥三进荣国府

来源: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团|发布时间:2023-10-17 11:00:52|浏览次数:

粗俗质朴之身 人间清醒之心

----浅析刘姥姥三进荣国府


作者:202305班  朱韵伊  指导老师:章新华




人人都笑刘姥姥,

殊不知人人都不及刘姥姥。

---题记


且听那窗外细雨绵绵,不知是哪家妇人在深夜呜咽,台灯的暖光铺在书页间,深浅均匀。我拾起尘封已久的《红楼梦》,一个人,一杯茶,沉醉于半梦半醒间,看白纸黑字道尽人间悲欢,去感悟一个粗俗质朴的皮囊下,满怀人间清醒的善良的灵魂。

忆起与《红楼梦》的初识,大抵不过是书桌上偶然的发现,幼时的我仅记得个情节的大概,只觉书中人太过愚笨,无论是宝黛钗的三角爱恋,抑或是刘姥姥的自愿献丑,只为博人一笑,都令我兴致索然。直至及笄的年纪,才敢轻拂去灰尘,细细品读,不禁感叹当年的不谙世事,故尔今日方知:刘姥姥,这一书中出身低微的小人物,有着中国民间普通人物最淳朴的谦卑善良和最仗义的担当。

刘姥姥在书中的几次登场,每一次都牢牢吸引了我的视线——这是个与贾府满身脂粉香气的姐姐妹妹们全然不同的角色。对于“乡下野姑”的她来说,大观园里满屋之物皆是耀眼夺目的天星,皆是她不曾见过的新奇玩意儿。表面上看,刘姥姥进大观园,小姐太太高高兴兴,刘姥姥拿了赏赐,是出皆大欢喜的喜剧,然而,实则是一出穷人卖力表演,富人嘲笑施舍的悲剧。刘姥姥卖了老脸,得了些许好处,而妙玉不要了的“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”,原来只不过是上等人不想留的“废品茶杯”。

但刘姥姥真的是一个没见识、傻呼呼、爱出丑的市井俗人吗?古人云:白鹭立雪,愚人看鹭,聪者观雪,智者见白。其实,刘姥姥一直是一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。她深知自己是有求于人,时刻谨记不远千里来到贾府的任务。她明白自己须仔细运用说话的技巧,好讨贾府“主子们”的欢心。一碗黄酒下肚,她便把大观园里的夫人小姐、丫鬟婆子们逗得不亦乐乎。她好似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艺术家,与凤姐一唱一和,唱出了一台好戏,编故事,品茄鲞,行酒令。她使尽浑身解数,成为了闹剧的主角,卖力表演,博众人一笑。字里行间的嬉笑欢乐背后,隐藏着的是小人物卖力付出的背后的心酸。

虽说如此,刘姥姥的卑微,并不是中国历史传统中底层百姓的奴性,而是出于对贾府救济的感激。她并不一味“纳嘲”,而是悄悄地向读者展露了自己的底线。书中,鸳鸯行酒令之前,刘姥姥站起身,说“要家去”。如此顺从的她,为何要在这么个“高潮前奏”的关键时刻忤逆这些夫人小姐们呢?刘姥姥心里门儿清,这“行酒令”背后的目标便是要给刘姥姥灌酒,而且是要“往死里灌”,这种戏耍,便不再是玩笑了,而是把刘姥姥当奴才看。好在贾母等人体谅,刘姥姥最终只喝了一大碗酒,而这碗酒,也为刘姥姥“酒屁熏其屋”埋下伏笔。她的尊严,体现在虽然放下身段任人取乐,但对过分要求坚决拒绝上。以粗俗质朴演绎卑微和心酸,怀人间清醒之心展现自身底线,暮色苍茫看劲松,乱云飞渡仍从容。

曹公云: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”刘姥姥一进贾府,眼看他大起朱楼;二进贾府,眼看他从宴宾客;三进贾府,眼看他朱楼塌了。然而,在历史的长河中,今日这一个“贾府”塌了,明日便有“刘府”“李府”“赵府”你方唱罢我登场。而曹公、读者和刘姥姥,都不过这一段历史的见证人罢了。

睁开朦胧的眼,呜咽随着冰冷的雨水沉没地府,我合上书,向后靠在椅背上,夜静茶凉,仍沉醉于红楼一梦。真是好一个刘姥姥,以粗俗质朴之身,怀人间清醒之心,行善良仗义之担当。




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024号

COPYRIGHT © 2002-2022,WWW.xTYz.CN,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© 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团
学校地址:湖南省湘潭市建设北路117号 邮政编码:411100 联系电话:学校办公室;传真电话: 湘ICP备2021020181号-1 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024号
sitemap fe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