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初高中都在湘潭市一中就读。1960年进校,1966年高中毕业。
当年的一中是湖南省顶呱呱的名校,湘潭学子以考取一中为荣。学校治学严谨,师资雄厚,学风端正,学生优秀。我所在的高68班更是学霸云集,任课老师也都是一中的王牌老师。班主任是陈京文,语文老师莫一钧,数学老师娄兆庆、陈京文,物理老师陈军冠,化学老师晏隐,俄语老师易文章、常修植。这些老师都堪称一流。校友们听到这些熟悉的名字,定会想起诸多往事,回味无穷。
“名师出高徒”,我们班“高徒”不少,当年湘潭市数学比赛一二三名全是我们班的。第一名获得者、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曾经深情地说:“在一中6年的扎实学习,为我后来的继续深造和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。”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,在一中学到的知识、受到的教育使我们终身受益。
那时学校不仅学习抓得紧,体育活动也开展得红火。下午两节课后操场上便热闹起来,各种球类活动、田径训练热火朝天。初高中我都是学校篮球队队员。我们与兄弟中学经常有比赛,当我们投篮得分时,围观同学们便会大声喝彩助威,校园一片欢腾。当时,一中男女篮球队名震湘潭中学界,多次双双获得冠军。学校田径项目同样出彩,张仕君曾连续几年获得全市中学生女子百米和跨栏的冠军,谭平曾获得全国中学生男子撑竿跳高第六名。
学校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。在班主任陈京文老师的带领下,我们不止一次下乡参加双抢,下田插秧,大家汗流满面,收获多多。那时也有校内劳动,我们班女同学还在谷水塘为食堂洗过菜。
学校旁边的和平公园是我们的乐园。春天闻花香、看垂柳,夏天便在公园池塘玩水。大家互帮互学,基本学会了游泳,不过姿势不雅,一色的狗爬式。这样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,这样美好愉快的中学时代,怎不令人怀念?
后来我回校任教,担任初中186班班主任兼教语文、教学。班上的学生单纯可爱,没有人欺负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新手,而是团结在我的周围。每天下午的自习课,我都陪学生做作业。我的中学6年没有白读,除英语外(我们学的是俄语),其余各科我都热心辅导学生。经过我们共同努力,186班成为一个团结一心,积极向上的班集体,学生全部顺利毕业。我与186班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之情,至今联系颇多,师生常有聚会。我结婚的婚房还是他们帮我粉刷的。此外,我还担任过两个初中班和一个高中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。
一中有一批响当当的老师群体,他们学识渊博,经验丰富。我非常幸运与几位语文王牌老师同在一个备课组。郭勋友老师备课根本不用看教参,凭着对教材的烂熟于心,对教学目标的精准把握,随手就能简明扼要写出教案要点。何茂业老师上课声音洪亮,抑扬顿挫,生动有趣。朱先贵老师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,能说会道,口才出众,讲课生动,学生绝对不会瞌睡。经过老师们的悉心指导,言传身教,我学到了很多经验和方法,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。
我和纪群英、高明老师都是一中校友,我们是同学同事同行,很怀念和她们在一起的时光。我与冯菊珍,刘宪文,张玲等老师同时登上一中讲台,那时,我们都是二十几岁的单身女士,风华正茂。我们一起在食堂用餐,一同住在一间大宿舍里,一起切磋教育教学方法。
我们家兄妹四人全都毕业于一中,对母校一往情深。每当回到湘潭,必到一中校园走走看看,回味中学生活与逝去的青春。
金秋十月,母校即将迎来120周年华诞。祝愿庆典圆满成功,祝福百年老校再谱新章!
(作者系湘潭市一中初中113班、高中68班校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