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友情深 | 《古塘桥的回忆》潭中初32班校友许正甫

来源: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团|发布时间:2019-05-14 13:31:40|浏览次数:

2019年5月14日,是湘潭市第一中学建校117年纪念日,潭中网特推出许正甫校友的《古塘桥的回忆》。

微信图片_20190514133258.jpg



许正甫,潭中初32班校友。1925年3月出生,湘潭县人,1940年秋至1943年夏,在潭中初32班求学。中学毕业后,考入湖南大学水利系,后因院系调整进入武汉大学学习。1950年从武汉大学毕业,进入长江水利委员会工作,直至退休。1959年完成《长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》,1983年参加武汉防汛抢险,荣立一等功。1988年退休后,受聘主编《长江志抗洪篇》。90年代起,担任一系列水利全书、辞典的编撰工作,主持的课题获水利部科技二等奖。国庆五十年时,曾接受中央电视台的专访。

微信图片_20190514133253.jpg

许正甫(建国五十周年献礼片第三集中截图)


古塘桥的回忆

潭中初32班校友    许正甫

 

70多年前的1940年秋至1943年夏,我在古塘桥(潭中战时校址)32班求学。潭中,是湘潭市第一中学的曾用名,校址原在湘潭城里。日寇入侵时期,湘潭未免战火,紧邻之长沙尤为甚,学校是鬼子轰炸扫荡的重要目标。为安全起见,潭中于1938年从县城搬迁到古塘桥一个小镇正常上课。当年条件简陋,生活艰辛,但是师生相处和谐,学习努力,校园生活简单而愉快。潭中虽然只是一个初中,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占有相当的分量。1939年刘家葵(我的表舅)毕业于斯,当地有人送上喜报,仪式相当于科举中的秀才授礼;又据说潭中曾经受到过庚子赔款补贴,这在中学是非常罕见的。

 

古塘桥,离湘潭城大约40里路,校舍濒临涓水的一个小乡镇。小镇当年约有20来家商店,小吃、小喝、杂货、布匹、小文具店、小旅店等能供应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;还有一所教堂,环境堪称优雅、安静。抗战时期有这样的学习环境,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。

 

涓水,清澈秀美,是长江的二级支流,发源于双峰向东流,全程约40余公里与涟水下段大致平行,在易俗河注入湘江,主要汇集衡山北麓的径流,流量比较稳定而清澈,终年不断流。下游可以通行小木船,沿途流经过几个有名的乡镇:花石、射埠,都在古塘桥上游约30多里地。

 

潭中战时校址选择在此多半是考虑以下几方面:安全、方便、利于学习;离湘潭县城较近,利于交通。大格局望去,涓水两岸有刘家祠堂和谢家祠堂隔河相望,略加整顿补充就适应了当时办学的需要。有意思的是,在男生女生不能随便交往的时代,我们男女同校,男女生部分驻两岸,有点古时候的“男女学生同斋割席”,老师,尤其是女生家长非常满意,诗意的说法是“天赐银河”,玩笑时就成了“隔河对峙”。老师从紧靠刘家祠堂的渡口过河兼课。女生部在涓水右(南)岸刘家祠堂,风景幽美,乔木葱茏,厅堂屋宇宽敞安静,是教学的好场所,为女生部的主体,女老师都住这里,还能容纳部分学生住宿,另外部分则安置后面另一祠堂。男生部居涓水左(北)岸的谢家祠堂。这里有两祠堂的房屋建筑:临街的是陈家祠堂,为潭中校本部,校长、(陈大榕校长只来学校时住,他大半时间在长沙)主事、主任都常住于此,还有学校办公室、图书室、部分教室、师生宿舍、传达室和男生集合举行仪式、升旗降旗集合的内坪。后面就是谢家祠堂,建筑物磅礴而有气派,时常令人想到“旧时王谢堂前燕”及“淝水之战”。记得在大教室墙壁上的楹联有一句“......淝水池塘昭世泽”,历史老师往往在这里要发挥一番。教室、部分师生宿舍、厨房、食堂、洗澡间,学生会工作室及其他大的活动场所多在这边;又增建了茅草屋,有教室、教师卧室、厕所等。两祠堂相距3-40米,中间建了一道竹篱笆走廊相联系,上盖茅草屋顶以避风雨,两祠堂联成一体,显得紧促而安全。比较大的全体活动,庆祝节日如40周年庆祝会、纪念日、全校性活动等大多在校本部举行。

 

全校学生大约4-500人,女生人数目测少于男生,男生常常找机会与女生联系:1.排球,可以男女生来场对抗赛,一般是男生主动邀请,邀请信都是男生中作文比较好的同学执笔,文字优美而亲切,一定得到对方肯定的答复。比赛都在她们的内操场,全班男生都去凑热闹。2.学术联系,都是同年级拿比较难一些的数学题发去,一般她们不做,仍然有客客气气的回信。3.学校集体活动。4.个别恋爱信,不用邮票,都是通过传达室互递,一般都不会遗失,但有时候信落在要好的同学手上,就可能出尴尬。有一次女生来信被同学在传达室拦截而敲了竹杠,被强行拆开后读到“......在彩色的黄昏中,飘荡着君的美音......”语言优美,而没有任何不适当的文字。现在想起来,他们也不过是“以文会友”而已,也可能是初恋。从来信看,她们很可能课余是读了巴金先生小说的。这是我们班上发生过的唯一的一件有趣的事情。兄弟姐妹见面,像刘剑、刘珙(我的亲戚长辈)他们的姐姐都在女生部,就随意过河,并且习以为常,但仍然得通过传达室。

 

古塘桥颇有名气,而桥在哪里?从男生部临街校门正前方巷子走出去不到50米即是。建于何时不得而知,当地现在80岁以下的人可能没有见过或者忘记了。这著名的桥不是跨涓水,而是建在涓水的一条小溪上。小溪离入涓口约4-50来米,桥下清水浅而常流,水面宽约5-10米。溪窄桥高,状貌颇似半月拱形(现在太湖区溪流上仍然可以看到同样的拱桥),拱顶高出地面大约2-3米,用当地红砂岩所建,很美观。坡陡不能通车,有石级,行人可以拾级上下,步姿从容优雅。溪上游4-50米有平板石桥,走架子车、独轮车和轿子。而这座拱桥却是该镇一座标识性明珠建筑物,古塘桥小镇因拱桥而成其大名。桥因为年代久已成危桥,学校搬来古塘桥之初,曾经规定同学不许上桥、过桥。久之,同学们渐渐地忘了学校的安全告诫,三三两两,成群结队,天天桥上、桥下、桥两端平地读书、唱歌、游玩可休闲,颇不寂寞。早上迎朝阳,傍晚送夕阳,一派少年朝气蓬勃的嬉闹。心情快乐时,也念念小桥流水人家,夕阳西下,因没有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受,就将古道西风瘦马咽了下去。有时,抗日烽火的宣传又激起同学们对日寇的无比仇恨,聂耳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、《毕业歌》等歌声就在涓水两岸响起,此起彼伏,群情愤懑。

 

大约1943年春夏之交,一场意外的暴风骤雨袭来,古桥在黑夜中坍塌了!睡在前面陈家祠堂宿舍的部分同学,有人曾闻其响声。万幸啊,没有任何伤害。清早许多同学们前往观看,心情带有一些惆怅:“古桥没有了”;也有侥幸:大家、老乡和同学都平安无恙。落在小溪里堆成的残石和边磴,老乡们很快把它清理了,从此,古塘桥就只剩下永远的回忆。

 

涓水,成了同学们作文里的寄情之物被千百次描写抒发,美术课里也自然成了写生对象。遗憾,永远遗憾的是没有人给古桥留影!这个小镇也没有照相商店。记忆中,从桥上往涓水上游看不远,有一座不知运转了多少年的筒车(water wheel)昼夜不息地流转着灌溉农田。还有每年秋冬之交渔家的鹭鸶有一次捕鱼劳动,非常壮观,同学们看着欣然忘食。一两斤的鱼,一只鹭鸶可以捕着交给渔老板;很大的鱼,两三个鹭鸶抬着上船交任务。鹭鸶的辛苦每次也能获得渔人的犒赏,领一口小鲜鱼,继而投入“战斗”。鹭鸶聪明能干而忠于职守,一次可能捞鱼好几百上千斤或者更多。俗话说“鱼见鹭鸶骨头软”,在此得到验证。两个鹭鸶能将5-6斤的鱼叼着送到渔船,大鱼乖乖地不动弹!据说,这样每年一次,该河段一时几无漏网之鱼。还有一道风景,就是这里有时会遇到基督教徒在涓水的岸边举行洗礼仪式,那时的教育虽也带点点宗教意识,但是没有见过哪位同学接受洗礼。

 

潭中当年就有40年的教学积淀,学风浓厚,教学严谨,教育全面。许多同学毕业后考入名校,继而上大学、就业。90年代退休以后我们同班同学曾经相聚,交谈中知道,分散在各地的班友,除少数英年早逝外,升学、就业、工作、生活等都不错。中学教师居多,还有工程师、教授,也有少数几位还在台湾。老师的引导,学风的熏陶,同学的努力,让不少同学当时就崭露头角:罗同学自学《达尔文进化论》,谈起来头头是道;肖同学爱文学,1500字的《鲁仲连义不帝秦》课堂讲完就能背诵,《湘潭民报》还曾发表过他的文章;艺术人才杨同学,刻得很好的图章;即兴演话剧,有张国新为首的3-4人,得到广泛的赞扬;符同学是入学考试魁首,以后每个学期期终考试都是他独占鳌头,他听课特别认真,老师赞扬他:“这个问题提得好!”行为教育方面有严格校规,毕业文凭分学业与品行两项给予鉴定。校规中有一条“为防止意外,在校学生禁止游泳,违者开除学籍。”我进入潭中前一年,一个学生游泳被开除。布告是教师叶某拟稿,据说写得有水平而受到袁校长称赞,当年同学大都能够背诵,其中“......本校长有玉成之意,而该生实非可琢之材......”的骈句还在隐约萦绕。遗憾的是叶老师后来竟有些儿飘飘然,他之后的某些不妥言行导致了师生的严重逆反,下学期他终于被解聘。

 

还有一件难忘记的风波,是我们班做出的一件出格的事,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。过程是:1942年的中秋节,学校没明确放假,少数同学回家了。这晚,云敛晴空,冰轮乍涌,好一派清秋光景!我班部分同学,没有请假偷偷地组织去涓水赏月,近20人像地下工作者,不声不响地出校门走向渡口。上船到达中流以后忘情地热闹起来,且唱且和,震天价响,只有热情甚至忘情,没有文雅完全不是苏东坡探游赤壁时的安静。没有想到对岸的女同学,也在河边赏月,霞路相逢,唱和相随,好不热闹。最终压台戏——对唱《烧野火》(当年童子军野营的歌曲),实在太美。歌词如下:“(合)烧野火,烧野火,野火放光明。野火放光明。漫天的星斗,向我笑。(男)问我此火来自何方,(女)照我何人?(男)此火来自戈壁大沙漠,来自大沙北长城,来自青海头,来自黄河根。(女)照我好哥哥,照我好弟弟;(男)照我好姐姐,照我好妹妹。照我弟兄姐妹一颗心,照我兄弟姐妹一颗心。(合)大家齐欢唱心地放光明,大家齐欢唱心地放光明”。继而在一片掌声喝彩声中又反复唱了三四遍直至大约晚9点半。我们是乘兴而来,尽兴而返,整整齐齐安然返校。虽然很久难以入睡,毕竟还是兴奋中入了梦乡。第二天,首先是教务主任来教室讲话:“你们昨晚违反校规了啊(没有说清部分同学),应该受到处分。(校规是禁止在河流游泳的,违者开除学籍。实际上隐含‘不许男女生疯疯癫癫’)你们8、9个月以后就毕业了,不给小弟弟们做好榜样,而造成不良影响,该怎么办,你们自己说说看”。真是从来没有过的严肃。接着就是贺云汉主事来了,说话与前面相似,其中难忘的一句“你们简直像瞎子讨婆娘,松不得手。”几天以后陈大榕校长回校,到我班训话,语言和蔼而沉重,希望是那么恳切而语重心长。最后说了一句“A  man can make(take) a horse to the water ,but can not make it to drink.”意思是希望你们成才,我们可以带着你们学习,但是不能往你们脑子里灌啊。我们很受到感动,暗中牢牢地记住他的训话,该好好地学习,不辜负学校的期望。事后个别没有参加夜游的同学不满地说,“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。”我们觉得这位同学言重了,但也说明这位同学对校长言辞恳切、情意深长的教育是入了耳也入了心的。这次中秋夜游,某老师意欲从严处分,将4-5个带头的学生开除。陈校长回校,语重心长地教育了大家,大家(包括老师)口服心服。几十年以后我们同班同学会面,提到这事,仍然忍俊不禁。

 

1996年冬天,同学陪我去古塘桥旧地重游,真有无穷的感慨。今非昔比,虽地形地貌仍然是5-60年前的样子,但这里房屋、商店人口增加了一些,谢家祠堂的旧址成为古塘桥中学校址了。学校当时放寒假,没有遇到交谈的人,我们没有进入学校而去了下游渡口。渡船没有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小桥。渡口左岸的小山丘,也是我们那时野外自习、休闲和童子军训练的地方,曾经留下我们多少足迹。过桥就是刘家祠堂旧址,祠堂旧貌变新颜,改造成乡镇办公地。只有一块祠堂老墙还清晰可认,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,琅琅读书声“言犹在耳”。沿涓水往下游左岸看2到4里地方是当年湘潭简师校址所在。当年联系很少,印象模糊。简师是当时为培养小学教师而设立的,其中学生也有我们的亲友,该校本身师资不足,潭中的老师多在简师兼课。

 

当年的古塘桥(包括周围一些小学),是我和同学们少年时期的愉快之地,是我梦绕魂牵的母校,那里有正确的校长,严格的主任,尽责的老师,可爱的同学。毫不夸张地说,古塘桥是抗战时期湘潭的文化学习中心,我和同学们在悲剧的时代幸运地成长于战火的后方,感谢学校,感谢古塘桥,你们给我的生命涂上了一抹浓重的色彩,让我在有生之余年还能为此耽湎而骄傲。

        

许正甫2012-3-9完稿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9-5-1修改

 

审核:吴展宏

编辑:黎立阳  邱辉




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024号

COPYRIGHT © 2002-2022,WWW.xTYz.CN,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© 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团
学校地址:湖南省湘潭市建设北路117号 邮政编码:411100 联系电话:学校办公室;传真电话: 湘ICP备2021020181号-1 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024号
sitemap feed